控制乳房炎的经济意义
乳房炎是奶牛乳房、繁殖、肢蹄、代谢四大疾病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疾病。多数牧场往往只注重看得见的临床乳房炎所引起的治疗费用、坏奶废弃、奶量减少、瞎乳造成奶牛淘汰等损失,而往往忽略了看不见的隐性乳房炎引起奶产量下降的损失。
据估计,美国每年乳房炎单纯由奶产量降低引起的经济损失总值达82.8亿元。如果考虑所有相关成本,总损失达165.6亿元。平均每个奶牛场每年每头牛损失约1532元。具体到各项损失见下表。
原因 |
每头牛损失(元) |
所占比例(%) |
奶产量减少 |
1001.88 |
66 |
废弃奶 |
86.53 |
5.7 |
早淘汰增加的
后备牛成本 |
345.52 |
22.6 |
额外劳力 |
9.44 |
0.1 |
药物 |
60.94 |
4.1 |
兽医服务 |
22.52 |
1.5 |
我国没有详细的全国统计。但个别调查表明:
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头次)40—70%。每发生一次乳房炎、产奶量降低一次,每次约下降30%。每次治疗费用平均500—800元、占全年药费的60%以上。
隐性乳房炎:头阳性率48—80%。产奶量下降10%-40%。
挤奶过程感染是引起乳房炎的根本原因?
1.奶牛生存的环境如运动场、牛舍等到处都存在环境性病原菌,不可避免的污染到乳房尤其是乳头部,夏天更是严重。大家都知道,挤奶前要用干净水冲洗乳房和乳头,起到清洗和刺激排乳的作用。水既是清洗剂,又是病菌的携带者,当乳头和乳房脏的时候用水清洗,但水流可将乳房表面的细菌带到乳头,这样更加重了挤奶过程中的污染。
2.挤奶后1小时以内,乳头口未闭合,外界微生物极易进入乳头管引起感染
3.挤奶后乳房内压力小于外界压力,外界微生物极易被吸入乳头管引起感染
4.接触性病原菌如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支原体等会通过挤奶机、挤奶工的手由一头牛传染到另一头牛的乳头。
乳头药浴——控制乳房炎的根本措施!
既然挤奶过程是乳房感染引起乳房炎的根本原因,所以要从根本上控制乳房炎,就得把细菌消灭在挤奶过程中,切断细菌的感染途径。实践证明,全世界都在采用的挤奶前后药浴乳头是控制乳房炎的根本措施。这是因为药浴乳头有以下功能:
1、 能瞬间杀灭挤奶前乳头上存在的环境性病原菌(如乳房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和挤奶后乳头上存在的接触性病原菌(如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枝原体等)。
2、 轻微刺激乳头肌,促进挤奶后乳头括约肌的快速闭合,减少乳头口松弛时间长引起的感染。
3、 制止病菌在乳头口繁殖。消灭传染源。
4、 制止乳头外伤引起的感染,促进创伤早日痊愈。
保 康 液
主要成份:
有机活性碘、修复因子、保护因子。
产品特点:
1、广谱强力杀菌杀病毒。
2、特殊的修复因子可修复乳头粘膜和皮肤损伤。
3、本品可在乳头及皮肤形成一层生物保护膜,阻止细菌感染。
4、本品可轻微刺激乳头肌收缩,促进挤完奶后乳头括约肌快速收缩。减少感染机会。
5、本品含非油性防裂剂,防止皲裂.
6、、无毒无残留,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