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奶牛饲养管理关键100天

[日期:2010-01-24] 来源:  作者: [字体: ]
奶牛的饲养阶段可分为四个阶段:即泌乳初期(产后70天)、泌乳中期(产后71天—140天)、泌乳后期(产后141天—305天)、干乳期(产后306天—365天)。其中产前30天(第二个干乳月)和产后70天(泌乳初期)是奶牛饲养管理最关键的100天,这期间要经历停乳、分娩、哺乳、高泌乳及初配等生理过程及应激反应。因此,抓好产前30天至产后70天的饲养管理,是整个奶牛生产的关键环节,不仅影响到奶牛本胎次的产奶量,也直接关系到产后发情、配种、妊娠以及下胎的产奶量等,关键100天的管理,需注意以下几方面要点。

控制围产期疾病的发生

1、酮病 是奶牛最主要的代谢障碍性疾病,可引起整体能量代谢的紊乱。

2、产后瘫痪 低血钙是导致奶牛产后瘫痪的主要原因。

3、胎衣不下 多发生于营养不良的牛,孕牛的饲料配合应注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应,同时注意妊娠后期的适当运动。

4、产后截瘫 常因胎儿过大、胎位不正等难产过程中,挫伤了坐骨神经或闭孔神经而引起,应给予高度重视。

5、皱胃移位 由于分娩的应激使血钙浓度降低,肌张力下降而引起第四胃移位。产后瘫痪也是诱因,子宫炎、乳房炎引起的妊娠中毒也可引起皱胃移位。

保证饲料及营养物质的合理配给

1、产前30天 ①严格控制精料喂量,防止干奶期营养水平过高而肥胖。②产前2周,对年老体弱及发病的奶牛应用搪钙疗法,肌肉注射维生素D3、孕酮等。以预防乳热症、胎衣不下和酮病的发生。

2、产后70天 ①严格饲养技术,保证饲料及营养物质的合理配给,保持瘤胃的正常环境和消化机能,防止前胃弛缓和乳脂率下降。②注意青贮饲料喂量,防止喂量过大而影响其他营养物质。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
网站简介 |网站搜索 | 网站地图产品展示 | 联系方式 | 留 言 板电子地图

Copyright ©郑州中大奶牛用品经营部 公司地址:郑州市金水区新桑园兽药批发市场西区4号
免费热线:400 6070 098 销售热线:400-6070098 0371-65608560 18903711583 传 真:0371-65365331  销售QQ:200931431 网络支持QQ:785708007
备 案 号:豫ICP备0904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