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奶牛代谢病在临床上可以独立存在,彼此之间也相互影响。其中乳热病是其他代谢病的核心,即乳热可激发其他几种疾病。酮病是最主要的一种最重要的营养代谢病。
围产期奶牛代谢病之间相关性如图所示
二.代谢病的发病特点与临床症状
1.酮病—亚临床酮病
(1)发病特点:
临床酮病的发病率占泌乳牛群的2%-20%,常在产后第一个泌乳月内。亚临床酮病更为严重,其发病率超过临床型的10—20倍,因使母牛产乳量减少,健康水平下降而又无临床表现,常不被生产者注意,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常在产后10—30内发生率最高。
(2)发病机理:
干奶期精料喂量大,牛只肥胖,产后干物质采食量下降,致使能量负平衡,导致体脂肪分解,游离脂肪酸升高和酮体增加。
(3)临床症状:
分为消化型和神经性两种,表现为食欲降低,产奶量下降,出现神经症状,血酮增高血糖减少。呼出的气体、尿中、乳中有特异的酮体气味。
亚临床型多表现为产后食欲减退,产奶量减少,母牛持续消瘦,产后乳房炎、子宫炎发病率增高。
2.产后瘫痪—产后低血钙
(1)发病特点
发病率在1.2—14.1%,多发于产后3天内,有多达75%的经产牛经历临床低血钙。由于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亚临床低血钙造成损失更大,使产奶量、繁殖率降低。
(2)发病机理
奶牛分娩和泌乳使机体对钙离子的需求急剧增加,但产犊后,由于肠道的吸收和骨钙的动用无法满足机体急剧增加钙的需求,产后数小时对钙的需求量至少增加2倍,初乳的钙量是常乳的10倍,产犊时需每日提供30克额外的钙来补充血液。导致产后低血钙。
(3) 临床症状
临床型表现为:精神沉郁、全身肌肉无力、昏迷、瘫痪卧底不起。
亚临床表现为:食欲降低、产奶量下降、产后疾病如胎衣不下、子宫炎、乳房炎多发、繁殖障碍。
3、瘤胃酸中毒
(1) 发病特点
奶牛瘤胃酸中毒呈散发型,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多发。1~6胎发病较多,占77%。临产牛、产后3天内的牛发病最多,占70%以上。产奶量在6000㎏以上的奶牛,发病率占65%。日粮中,母牛喂精料量越大、粗饲料不足或缺乏发病率越高。
(2) 发病机理
乳酸中毒:过食精料后,血中的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pH值下降。pH值下降和缺氧症的出现都能促使乳酸的蓄积,当乳酸的产生速度大于其转换消失速度,则乳酸可在瘤胃内容物中蓄积,吸收进入体内引起酸中毒。
内毒素中毒:大量饲喂精料后,瘤胃内的致病物质如组织胺和细菌内毒素等,都可有助于引起过食精料的发病过程。由于组织胺的增高,奶牛可出现蹄疼痛和蹄叶炎。牛过食精料后,瘤胃pH值下降到约5.5时,纤毛虫活性和再生能力消失,瘤胃微生物区系发生很大的变化,革兰氏阳性细菌增加,革兰氏阴性菌大量死亡并释放出细菌内毒素,内毒素吸收,作用于组织器官,引起了组织损伤,加剧了酸性消化不良症候群的病理过程。
(3)临床症状
最急性型:病牛不愿走动,步态不稳,呼吸急促,心率达100/分钟以上,呼吸困难,气喘,死前张口吐舌,从口内吐出泡沫带血唾液。常于发现症状后1~2小时死亡。
急性型:常见于分娩后的母牛,食欲废绝,精神沉郁,目光无神,结膜充血,肌肉振颤,耳鼻俱凉,走路摇晃,眼窝下陷,排黄褐色、黑色、带粘液的稀粪,或排出褐红色、暗紫色的粪汤。随病情的加剧,病牛瘫痪卧底不起,呈躺卧姿势。
亚急性-慢性型:病牛症状轻微,通常呈前胃弛缓,瘤胃蠕动微弱,食欲减退,伴发蹄叶炎时步态强拘,站立困难。
4.四胃移位
(1) 发病特点
皱胃变位可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发病率在3%,2~5胎,2~7岁的体胖高产成年奶牛多发,产后1~6个月内最容易发病,发病高峰期在产后30天内。发病时间一般在11月至次年5月之间,且牛无既往病史,死亡率较高。
(2)发病机理
奶牛分娩的时候低血钙是变位的直接病因,给奶牛长期饲喂超量精料引起皱胃酸度增高而皱胃迟缓是主要原因,亚临床酮病是一个危险因素。此外,一些感染性、慢性消耗性等疾病如胎衣不下、跛行、流产、子宫内膜炎、乳房炎、脂肪肝、前胃迟缓疾病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食欲减退,反刍停止,促进皱胃变位的发生。气候条件、机械因素、饲养管理不当、代谢性碱中毒、某些营养物质缺乏可诱发皱胃变位。
(3) 临床症状
左方变位:病牛拒食精料,吃少量干草,产奶量逐日下降,迅速消瘦,两腹紧缩,肷部深陷。急性病例,体温偶可升到39.5~40.5℃,心率可达100次/分钟,粪便少而呈黑糊状,后部肠段空虚,瘤胃中度充满。在左腹壁上三分之一(肩关节水平线上方),第9至第12肋骨之间的区域内,叩诊结合听诊可听到特征性的“钢管音”。
右方变位:病牛发病突然,弓腰、踢腹、出汗;体温初升高,后期则低于正常。心率可达100~120次/分钟,食欲废绝,右腹明显胀大,病牛迅速脱水,严重者卧地,呈休克状态。在右侧8~13肋间、肩关节水平线处叩诊结合听诊,可听到清脆的“钢管音”,与该部位稍下方触诊,可听到拍水音。
三.代谢病发生的原因
1.饲料或营养成分配合比例不当,引起某些营养成分缺乏或过多或由于营养物质在机体内的代谢发生失调。
2. 饲喂过多地的高蛋白日粮,而碳水化合物及优质粗饲料饲喂不足。
3.饲料质量不好,蛋白质、脂肪量过少。
4.饲料内钙磷比例不合适。
5. 某些微量元素缺乏。
6.母牛高产、营养、分娩及泌乳所需营养不足,致使能量负平衡。
7.分娩前后奶牛从肠道吸收的钙量减少,分娩后大量血钙被转移到初乳中。
8.产后机体动用骨钙的能力下降,血镁降低影响了骨钙的动用。
9.干奶期能量供应水平过高,分娩前母牛过肥。
10.产后食欲降低,不能摄取足够的营养满足产奶需求。
11.某些疾病因素如前胃弛缓、真胃炎和肝病等导致体内代谢发生失调。
四.代谢病的危害
1.导致奶牛产后食欲不振、前胃迟缓、四胃移位等消化系统病的发生。
2.会引起奶牛产后瘫痪、长期的低血钙会导致佝偻病、软骨病的发生。
3.引起难产、胎衣不下,进一步导致发生乳房炎、子宫炎,造成母牛繁殖障碍。
4.产后奶牛不能发挥正常的泌乳机能,使产奶量低,品质差,延迟泌乳高峰期和峰值,造成整胎次奶量的损失。
5.乳热病是代谢病的核心,据统计约有75%的经产牛经历亚临床低血钙,低血钙造成各种疾病。
五.代谢病的防控
1.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合理的供应日粮,满足奶牛生产营养需要, 随时掌握饲草料的种类和营养成分、日粮组成。根据奶牛干奶、分娩、泌乳的营养特点制定合理全价的饲料配方。加强管理,提供良好生存环境
2.定期进行血液检验,测定血液中的一定成分,可以预报代谢病的发生情况
3.建立产房定期酮体监测制度
产前一周隔日测尿pH值、酮体一次。产后一天可测尿pH值和乳中酮体,隔日一次直到出产房。凡尿pH值呈酸性、尿(乳)酮体含量升高,立即治疗。
酮病诊断粉方法:取试剂少许放入玻片上,加尿(乳)2-3滴,30秒至1分钟内出现紫红色即 为阳性。
酮病试纸。
4.代谢病的预防措施
方案一
产前21天—产犊:金维康每天每头500克。
产后1-5天,每天一次酮病康,每次250毫升。
高峰期前(产后4周)使用5天,每天一次酮病康,每次牛250毫升。 产后14天—100天,牧歌—100,每吨料添加200-500克
方案二
产后奶牛产前3天、1天,产后1天、2天、3天,每次一瓶新钙磷镁(500毫升)。
产后1—5天,每天一次酮病康,每次牛250毫升。
高峰期前(产后4周)使用5天,每天一次酮病康,每次牛250毫升。
产后14天—100天,万利康每天每头30克。
六.代谢病的治疗
1.酮病—亚临床酮病
静脉注射50%葡萄糖500ml,
肌肉注射糖皮质激素可得松1000mg
口服酮病康。
有神经症状者口服水合氯醛,首次剂量30g,随后用7g,每日两次,连服数日。
2.瘫痪—产后低血钙
20%—25%葡萄糖酸钙500—800ml或5%氯化钙500ml,一次静脉注射,每日2次或3次。
静脉注射钙剂
钙剂量要足;注射该及时速度应缓慢;不能将钙漏于皮下。
对瘫痪又见体温升高病例,先进补等渗糖和电解质液,应用抗生素。待体温恢复正常,再行补钙。
多次使用钙剂而效果不显著者,可用15%磷酸二氢钠注射液200—500ml、硫酸镁注射液150—200ml,一次静脉注射。
口服钙剂:新钙磷镁口服液;每日两次,每次500ml,连用3—5日。
乳房充气法
乳房洗净,乳头消毒,外接乳房送风器向内打气,到乳房皮肤绷紧为止,将乳头用绷带扎紧。
牛奶疗法
用新鲜的、健康的母牛乳计300—4000ml注入四个乳区内可起到治疗作用。
3.瘤胃酸中毒
(1)药物治疗
葡萄糖生理盐水 500ml×6瓶,
庆大霉素 160万~320万IU ,四环素250万IU
5%氯化钙 500ml
10%葡萄糖 500ml×2
5%碳酸氢钠 500ml×3000ml 一次静脉注射
维生素B1 每日100~300㎎ 肌肉注射
碳酸氢钠粉150~300克或石灰水灌服。
恢复期口服万利康-100,每日每头50克。
(2)瘤胃切开或洗胃法。
4.四胃移位
(1)保守疗法:多用于初期,效果不佳易复发。对于皱胃与周围组织器官发生粘连着无效。
—— 药物治疗:
四消丸 180—240克;胃复安 40片;石蜡油 1000—1500ml;酵母片300——400片;一次内服。
10%氯化钠 1000ml Vc 10ml×5支 一次静脉注射。
庆大霉素 160-240万;氨钠加10ml×3支 肌注。
——腹腔输液漂浮法、饥饿驱赶法、倒卧转推法等。
(2)手术疗法:治疗皱胃移位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是采用手术整复法。
——病情恢复期口服口服万利康—100,每日每头50克。
代谢病会导致奶牛生理代谢失调,营养供给不足,产奶量下降,产后疾病增加甚至淘汰、死亡。在奶牛围产期采取有效的防控,可使整个泌乳期的发病率将会降低90%,产奶量和繁殖率也将会大幅度提高。所以“围产期”是牛群生产力、牛场的利润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