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在奶牛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2009/11/8 6:00:54
中草药是一种绿色环保的药物,具有毒副作用小,不产生抗药性等特点,奶牛长期合理使用可避免体内和牛奶的药物残留问题,保证奶牛生产的产品具有可靠的安全性,在奶牛生产上有着广阔的利用前景。
中草药的分类
免疫增强剂 以提高和促进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为主,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例如:黄芪、党参、当归、淫阳藿、穿心莲。
激素样作用剂 香附、当归、甘草具有雌激素样作用,淫阳藿、人参、虫草具有雄激素样作用,细辛、高良姜、五味子具有肾上腺样作用,水牛角、穿心莲具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抗应激剂 刺五加、人参可提高机体抵抗力,黄芪、党参可阻止或减轻应激反应,柴胡、黄芩、水牛角有抗热激原作用。
抗微生物剂 金银花、连翘、大青叶、蒲公英有广普抗菌的作用,射干、大青叶、金银花、板蓝根有抗病毒的作用,苦参、土槿皮、白鲜皮有抗真菌的作用,茯苓、青蒿、虎杖、黄柏有抗螺旋体的作用。
驱虫剂 具有增强机体抗寄生虫侵害能力和驱除体内寄生虫的作用,例如:槟榔、贯众、百部、硫磺对绦虫、蛔虫、姜片虫有驱除作用。
增食剂 具有理气、消食、益脾、健胃的作用,可改善饲料适口性,增进奶牛食欲,提高饲料转化率,改善动物产品质量,例如:麦芽、山楂、陈皮、青皮、苍术、松针。
促生殖剂 促进动物卵子生成和排出,具提高繁殖率的作用,例如:淫阳藿、水牛角。
促生长和催肥剂 具促进和加速动物增重和育肥的作用,例如:山药、鸡冠花、松针粉、酸枣仁。
催乳剂 具促进乳腺发育和乳汁生成分泌,增加产奶量的作用,例如:王不留行、通草、刺蒺藜。
疾病防治剂 具有防治动物疾病,恢复动物健康的功效,如百部、蛇床子、仙鹤草、大蒜、石榴皮有润肺化痰作用,当归、益母草、红花、枯草、月季花有活血化瘀、扶正祛邪功能。
饲料保藏剂 可防止饲料变质、腐败,延长储存时间,如具有防腐作用的有土槿皮、白鲜皮、花椒,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有红辣椒、儿茶。
中草药在奶牛疾病防治方面的应用
治疗及预防乳房炎 乳炎康(公英散) 主要成分:蒲公英、金银花、连翘、浙贝母、大青叶、瓜蒌、当归、王不留行等。
临床使用:乳房炎急性发作,1次2袋,1天1次,如有全身症状可配合利福平静注,连用3天~5天;慢性及隐性乳房炎,1次1袋,每天1次,连用8天~10天。
在TMR(全混合日粮)中添加预防量的乳炎康(公英散),每头每天100克,预防和减少乳房炎的发生。尤其对隐性乳房炎,可减少SCC(体细胞数)的数量,效果显著。
穿甲乳肿消(通乳散) 主要成分:天花粉、青半夏、王不留行、香附、肉桂、蒲公英、甲珠等数味中草药。
临床使用:对奶牛慢性、顽固性乳房炎,尤其对急慢性乳房炎引起的乳房肿块,及口蹄疮病继发引起的乳肿,有显著的消肿效果;对慢性乳房炎引起的乳腺萎缩、肉变等有良好的治疗及预防效果;对衰老乳腺细胞具有激活的作用,在乳房炎治愈后能同时提高产奶量。
奶牛每头每天250克,3天为一疗程,每疗程使用3剂。用开水冲调候温灌服或拌入饲料中喂服。
治疗和预防消化类疾病 奶牛反刍灵(消食平胃散) 主要成分:神曲、麦芽、山楂、厚朴、枳壳、陈皮、青皮、苍术、甘草。具有理气、行滞、消坚,促进反刍动物的胃肠活动功能。主治牛羊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瘤胃鼓气。
胃病舒(健胃散)主要成分:黄芩、陈皮、青皮、槟榔、六神曲等。理气消食,清热通便,主治家畜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便秘等症。在TMR中添加胃病舒(健胃散)、瘤胃优化素,可预防奶牛瘤胃疾病,促进瘤胃发育和健康。
在牛奶中每隔一日添加肠痢净(白头翁散)20克~25克,连用一个月,预防新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郑州中大奶牛 奶牛兽药 人才招聘 疾病防治
Powered by iwms